當然,這是兩回事,至少HST是離我們這些業餘玩家很遙遠的東西。
後來,某個機會之下,我參加了中央大學附屬墾丁天文台舉辦的光學觀測研習
用的器材是30cm的望遠鏡以及SBIG ST-7 CCD
並不是很誇張、很昂貴的東西,(跟HST比起來算什麼...)
至少清大天文社就有比他遜一級的CCD
簡單的操作,就可以拍到這樣的東西:

M82(雪茄星雲,cigar nebula)

M42(火鳥星雲, u got it...就是獵戶座鼠蹊部的那隻火鳥...)
只要15~30秒的時間就夠了。
大概只要不到底片時間的1/150吧, 輕輕鬆鬆拍天文照片,
讓人感覺之前等一兩個小時真的是等得很辛酸...囧
從此,我出去觀測的時候就變成聊天組的...
反正有HST跟其他optical observatory可以用1/100的時間拍出好看100倍的照片...
附帶一題,天文照片都是用BVR三色合成的...照片上的顏色都是假的...
這大概是我第一次體會到CCD的威力吧...
也在我心中激起了小小的數位火花...
閱讀全文...
Read more